400-027-8880

联系我们contact

400-027-8880

地址:

群光校区:武昌群光中心百脑汇7楼

武广校区:汉口武汉广场写字楼1312

创世纪校区:万松园路口创世纪广场A座28-29楼

枫叶校区:汤孙湖北路枫叶国际学校旁梧桐苑B1栋号

深圳南山校区:深圳市南山区软件产业基地5E

深圳福田校区: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38号国际商会大厦B座110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分案例 > 托福

托福VIP学员翁同学


时隔第一次真正接触托福9个月,也是第一次写类似经验贴的东西,虽然106分也仅仅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非大神的分数,但是也希望以下这些我的关于托福的经历及经验能激励来人。

 先自爆家底,本人在大三上学期期末(2014年12月底)抱着啃家底的心态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成绩为64分,当时的英语水平为6级456分,没有出国经历以及在国内使用过英语的机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英语渣。但是9个月后,却拿到了106的分数。虽说整个过程9个月,但是实际上包括准备托福的时间仅为3个半月,另外包括准备GRE的一个半月,学业及其他占有5个月的时间。我想这也是许多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最希望看到的,尤其可能是在申请迫在眉睫的时候,能够在短期拿下托福100以上的分数。那么,看了我的经历,我希望所有同学都应该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5次T的考试过程

1.       2014/12/14      16+16+14+18=64

2.        2015/3/14        26+20+19+23=88

开始在正学美途培训

3.       2015/5/30        29+22+22+25=98

4.        2015/7/11        30+23+19+24=96

5.        2015/8/22        30+26+23+27=106

关于以上的考试经历我先解释一下,相比于一般考生,我参加的考试次数可能偏多,是因为前面我也提到了,我总共花在托福上的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而当我拿到64分的成绩单时,由于时间紧我很着急,一些老师也觉得以我的基础不可能用短时间拿下100分,所以我只能通过短期的高强度训练以及频率较高的考试次数,来验证一段期间的学习成果,而最终我也证明了64分的英语渣也能在3个多月拿下106的分数。

另外,关于5/30 – 7/11的两次考试期间,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2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其他事情几乎没有碰过英语,这也说明了,一方面TOEFL考试不是靠运气的考试,不努力学就不会有提高,另一方面口语是非常需要持续训练以及考前准备的,一段时间的生疏就会导致分数很大的波动。

前期准备

1.下定决心是最重要的,对大部分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托福是一场持久战,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来自各个地方的干扰,包括父母和老师的担忧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自己对自己当前的训练方法能否提高分数的怀疑,学校的考试以及生活琐事的分心,以及最有杀伤力的可能是周围某同学一战就拿下托福100+的打击,无论碰到以上何种情况,一定要相信自己,不管是几战,最终也依然可以拿到骄傲的成绩。

2.关于报班。许多同学会犹豫是否报班,以及是报大班还是1v1班,虽然我最初接触托福时是没有报班完全靠自己摸索的,但是在这条路上自己摸索了很久的我,还是会推荐大学生同学们报一个培训课程学习。在大家的托福准备时间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可以至少报一个强化大班,因为大班不仅价格较易接受,并且也是能让各位考生最快熟悉TOEFL考试的各个流程以及各部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关于1v1的班则需要根据各位自己的情况来考虑,1v1的班的学费比大班要贵很多,但确实教学的针对性很强,是大班的有力补充。如果已经考过几次,遇到瓶颈问题无法突破的时候,选择1v1的班,在短期冲刺阶段效果尤为明显。不管怎样,无论选择什么类型的课程,都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以及对自己的责任感,因为再厉害的老师也只能给你指明道路(也就是训练方向和方法),以及适当的督促。

3.确定自己的目前水平并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一些同学可能在刚开始时看了许多大神的帖子,也尝试过其中的一些方法,却发现并不十分有效,便开始怀疑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最好的备考计划不一定是120分满分大神的经验贴,而是最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备考方法,并且当自己的水平提升后,方法也需要适当调整,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提分策略。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开始要明确自己的水平,可以通过自己或者在培训机构那里模考,或者找认识的老师评一评口语和作文分,再或者直接参加真实考试。在大概得知自己的水平之后,便要在各大论坛上开始整理收集经验贴和备考计划(优先推荐寄托天下,尚友),并根据自身水平做适当删减和调整,确定自己的备考计划。

词汇与阅读

首先关于时间,因为提高词汇唯一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重复”,最好每天找出自己的零散时间,比如饭后休息时间,睡前闲散时间等,其实这些时间加起来,每天都能至少多出半个小时用来背单词。

其次关于材料,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每个人要找出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词汇书开始刷,然后逐渐升级,比如俞敏洪4级、俞敏洪6级、王玉梅绿皮,TOEFL10000,词以类记,要你命3000,GRE红宝或者一些英文词汇书等等。有人可能会疑问,背托福词汇需要用到GRE的词汇书么?如果TOEFL的词汇掌握了差不多了,是完全可以背到GRE的词汇量水平的,主要是对托福阅读的词汇题会有些帮助。但是,如果词汇基础稍薄弱的同学,直接背GRE词汇是非常不可取的,那样的话提分效率反而低,还是那句话,最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材料

最后关于方法,我最推荐的方法当然是《杨鹏17天背词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并应用于背任何词汇书,不过我相信有很多同学很难坚持下来,但是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一旦词汇的问题解决后,托福阅读满分并不难,因为托福阅读的句式较为简单,选项挖坑也很容易看出来。

关于阅读的方法体系我就不描述了,网上资源很多,再者我并没有使用任何方法,而是单纯靠牢靠的词汇量基础去理解文章,并加以一定的训练量就不知不觉的满分了。

听力

         首先是方法,包括听写,精听精研,关于听写这个备受争议的方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听力分数低于20分,尤其是15分以下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适用的,因为在这种阶段的同学一般都存在严重的辨音能力。关于提高辨音能力,在背单词的时候,用音频背诵也很有效。而精听则是对于想提升听力的所有同学来说都是有效的,并且精听相对于听写较为节省时间,如果我们把在听写中,拼写能够辨识出来的单词算作低效使用时间的话,那么精听则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听更多的材料。精研则是对TPO题目、规律、方法以及自己常错题的原因的研究,对每个有听力20分及以上的同学想拿到更高的分数都是需要的,但是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因为做了一定量的题目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关于材料,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TPO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认真精听 +精研每一篇TPO的材料,大概是C需要0.5h,L需要接近1h,那么每一套TPO的精听都需要5h,所有的TPO全部加起来就有170h,而且上述时间是我到最后听力已经能维持到每套TPO的听力平均只错1-2题左右水平的时候,以1.2倍速训练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听力水平还较低的同学,可能需要2倍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化这些材料。这里所提到的精听的完全消化非常重要,这里我主要展开讲一下。

1.       第一遍听材料,听完后做题,无论对错重听第二遍;

2.       对于第二遍听时,里面的某些句子听不懂可以多听几遍,在确定自己不能再听出更多信息后,开始听第三遍;

3.       第三遍听时,打开文本,一旦听到自己听不出来或者不能完全理解的地方(包括单词,短语,以及句式),便暂停看文本,若是不懂的情况,则找到对应的不懂的地方,查阅词典直至弄懂,并记录至本子或者word;若是听不出来的情况,则将该词的读音听读10遍,并同样记录,以备温习,在第三遍结束后,应该达到对材料没有任何理解和辨音问题;

4.       在达到上述标准后,隐藏文本,重听第四遍,确定自己能否在跟上材料语速的情况下,完全理解,达到对于听到的话能够瞬间在脑海中反应出来并理解的水平,如果对于某些句子仍然不能迅速反应,则多听几遍,直至能跟上为止;

5.       提高语速,比如提至1.2倍速,重听第五遍,并达到第四遍同样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精研题目,理解每一道题(无论对错),并找到对应的出题点;

6.       带着出题点重听第六遍,在完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对出题点的位置的敏感度。

 以上的6步便是精听 +精研,若是能对TPO的每一篇材料都认真做到这些标准,听力提高便是指日可待。这里我想说一下,一些同学关于备考听力部分的一个常见误区——“刷题”,他们以为刷题便能够提高听力分数,便拼命刷题,或者也有同学因为对一套TPO的听力练习结果不满意,于是心中便感到不满,再怒刷下一套,然后仍然不满,于是一路刷下去…….我见过许多考生,TPO来回刷过两遍,听力分数仍未见有多大长进。但是坚持精听+精研的许多同学,在认真完成10套TPO后,便能感到自己的听力水平有明显提高。所以希望大家坚持认真精听+精研。

 总结,听力是4个部分中最需要花时间才能有显著提分的部分,也是最需要持续每天坚持的,不仅是每天坚持训练新的材料,包括前面提到的,记录下来的陌生词汇和短语要周期性温习,比如1周一次,或者3天一次,对于其中已经完全理解或者没有辨音问题的词汇或者短语,便可以去除,而最终我们的目标便是,去除掉所有的记录!

口语

         由于我自己的口语目前只有23分,所以不会讲太多,主要说关于机经的几点:

1.机经重不重要?

 机经首先是非常重要的,备考独立口语,也就是1-2题来说,机经是最重要且是唯一你需要用到的材料,无论是TPO还是黄金口语80题或是其他的材料,对于独立口语部分的备考来说效率都远低于机经,因为机经无论从题型还是会考中原题或类似题的概率来说都具有优越性。

2. 机经怎么用?

 至于机经怎么用的问题,我先提一下备考中一些同学的误区。我看过周围许多备考同学,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前期的时候,都是每天刷着阅读和听力,因为觉得这两部分相对口语和作文稍微轻松一些,也不需要人批改,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成功的逃避了口语和写作的练习。而更多的考生则是仅仅在考前几天,选一家的似乎“靠谱”机经,然后刷一刷小范围稍微感受一下,以便让自己安心。然后考试后,边抱怨着“机经又没中!”,边幻想着“这次会不会分数更高一些”,却不想想对于这次的考试花在口语上的时间全部加起来有几个小时,也许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那么实际上,我们该如何利用机经来备考托福呢?一般情况下我建议提前2-3个月开始使用机经备考,例如,12月考试,则9月就开始使用目前最新的机经,比如9月7号的口语机经来练习独立口语,一天刷5题,即使是大范围的比如100题,也仅仅20天就可以完成,而在这20天中可能又出了最新的机经,于是再换一套最新的机经来练习,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顶多只有几题你没有见过,因为每隔一场托福考试的机经,也就是仅仅几题的更新替换而已,所以接下来你会发现变得轻松许多,仅仅挑你没有见过的新题目来进行练习,而当你把某一家的机经练完之后,你可以再去看另外一家的机经,这时你又会发现许多眼熟的题目,原来不管是哪家的机经,他们之间也有非常大的重复率,那么轻松的刷完第二家机经中的陌生题目也只是短短几天时间而已。当你完成了以上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不过是练习针对每次考试各家机经更新的少量题目而已。我在后期备考的时候,便是采用以上方式,即使是为5月底考试准备而练习过的机经,在后来准备8月的考试时,发现无论是哪一家机经的最新机经里也没有几题是我没有练过的,在后面的7、8月的两次考试中,前两题的独立口语题要么是碰到原题、要么是类似题,那些认为机经没有中的考生,想想自己准备过几道机经,就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不会中了。

 另外,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在使用上述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对练习过的题目进行整理、分类,比如按难度分类为:难、易,针对简单的题目,平时没事的时候拿起题目就开始说,而较难的题目(一般以describe开头的、或涉及不常见话题的题目等)则需要重点练习,不知道的表达一定要查清楚,保证内容充实、用词准确。

 而对于,以及离考试时间不到3个月的考生来说,直接拿起最新的机经开始练习即可,不同的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剩余,来增加练习量。

         

写作

 相比于阅读和听力这种需要大量和持续的练习才能显著提高,写作的提分则相对较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在考前写几篇练练手,就可以在考场上拿到一个更好的分数,而这也是许多考生走入的误区,尤其是那些没有参加培训机构或者没有可靠的人负责批改自己写的作文的同学。如果阅读和听力没有拿到满意的分数,固然要有比较大的训练量,但写作仍然不可以忽略,尤其考虑到写作的提分更有策略性,仅仅改变一些思路,就可以短期获得显著的提分效果,这对于那些在写作上有提分空间,并且想在总分上有较大提升的同学,相比于完全“沉醉”于阅读和听力部分的训练,难道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么?

 那么为什么写作可以在短期内有明显提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托福独立写作评分考察的部分是包括以下三个部分: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nd language use。那么想要提分也正是从这三个方向入手,但是任何人在短时间,比如一周左右,都不可能有很大的语言功底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在 language use 这一块,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都需要从“输入”中逐渐积累,才能够在“输出”实现语言功底的逐渐提升,这毫无疑问是长期的过程,但是在 development 和 organization 部分却是可以短期有很大的改变。例如,有些同学在写独立作文时,拿到题目后总是想着一定要找出3个论点,但是往往有时候很难想出第三个点来,或者想出来一个很勉强的论点,甚至无法说服自己,于是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发现每一个单词都很难挤出来,也有些同学在经历了GRE后,每一道题都是2个正向论点加一个让步的思路,这都是思路固化的问题;另外,我也看过一些同学的作文,发现有些同学在写正文段的时候往往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虽然在某一段里面,既有切合的例子、也有充实的细节,但是总需要看文章的人全部看完一整段包括最后一句后,甚至有时候需要自己去推理去脑补,才能够理解这一段的论点以及论证过程,这便是结构的问题,或是没有写好主题句和必要的解释句,亦或是在某两句之间逻辑跳跃太大,暗含了作者自己默认的“假设”等,但遗憾的是,ETS改卷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时间自己去脑补或仔细阅读我们写作中的每一句话的。

 那么如何去改变思路结构呢?首先说思路,每一篇独立作文都可以有很多写法,比如“一面倒”,也就是2-3个正向支持或者2-3个反向的论点,或者“让步型”,或“分情况讨论”,亦或是“互补型”等思路,我并不是说每篇独立都用“一面倒”的思路不可行,但是确实有些文章很难想出好写的3个论点,甚至有些同学由于紧张或者思路打不开连第二个点都很勉强,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分数高。所以我们应该是在平时各种类型的写法都加以熟悉,而在下次碰到新题目时便可以选择最好写的一个思路来完成这篇文章。然而在解决了思路固化之后,有些同学又会面临一个选择困难的问题,也就是遇到题目后,到底哪个思路写是最好写的呢?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tell the truth!!!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认为的实话才是有说服力的,至少是能够说服自己的,写起来也不会勉强。例如题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Cars have more effects on human beings than airplanes do,当然可以写比如汽车比飞机有更好的影响,然后找到3个汽车对人类有益的论点,或者说飞机存在问题的论点,暂且不论你是否能找到3个好写的点,你真的就认同汽车比飞机影响更好么?我认为很显然的是这两个东西的重要性在不同方面是不同的,所以并不能判断出一个比另一个产生了更好的影响,所以对于这题的话,我的实话便是认为两者互相补充,谁也不能替代另外一个,于是以“互补型”的思路写更好,即是否定题目的观点,仅需要从飞机和汽车两方面来说明,他们各在不同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好的影响,这样就足够用来否定题目的观点。所以对于选择哪一种思路,不要把自己限制住一定要怎样写,而是遵从自己内心所认为的想法就好了,然后你会发现在写的时候,会有那种非常流畅非常爽的感觉,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完全是可以充分地把细节和观点说清楚的。

 关于文章结构的话,可能也就涉及模板这种受争议的问题,我个人不太建议背别人固定的模板,或是自己写固定的模板,相对的,我更推荐的是记住每一句话该说什么,比如说开头段,虽然不会使用固定的模板句,但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都是会用固定的模式:“背景——背景解释(看情况选择)——反方观点;however+批判——己方观点”,这4句话来构建开头段。除了开头段模式的推荐,最重要的我还是想强调正文论证段的主题句(正文段首句)的重要性,不管是2个论点还是3个论点,每一个正文段的第一句一定是最重要的,这一句话要能概括整个段落想要说明的内容。有些同学的正文段里面,段首主题句会让人感觉只是一个引子的作用,然后后面继续往前推理延伸,到段落最后一句话才出现结论,才能让看的人理清这一段的想要说明什么观点,我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相反,我建议大家在段首的1-2句要起到别人看了后即使不用看后面的细节和例子也能懂你后面想说什么这样的作用,也就是说后面的细节和例子是在主题句的框架之下的,来具体证明主题句的。

 另外,关于用词,即使你的语言水平一般,在考试的时候,仅用一些常用的词、短语和句子是可以的,只要能够达到意思清楚逻辑顺畅用词准确就足够拿到高分了,不要为了“换词”而“换词”,这里我并不是说换词不好,而是想要换词的同学一定要确定换的词在对应的句子里的用法是否准确。有的词虽然中文意思是通顺的,但是必须在某些语境下使用或者有固定搭配等,如果是自己不太确定的词或短语,在考试中我建议还是不要使用,而用自己会用的词更好,因为用词的准确性远比多样性重要,所以既想要提高自己的用词准确性也想要提高多样性的同学,就需要在平时下功夫了,而不是在考试中才发现自己的“输出”的匮乏。

 

小结

        说了这么多,不过基本都是方法论,想要能够真正实现显著提分,自己的努力无疑是更重要的。过去的我,由于自己的英语和许多大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有过自卑和不甘,在备考的过程中也曾一度怀疑自己备考的方法是否效率低下或者走了弯路,却怎么也不能想到自己能用3个多月的时间提高42分,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孤独和艰辛的,每天学习8-10个小时的英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多的时候甚至达到每天12个小时,甚至在过年和暑假,也整天在家学英语,因为我相信只有“正确且最有效率的方法+不顾一切的努力”,才能实现飞跃!

 望所有背负着偌大压力却仍毅然向前的考生都能取得值得自己的努力的未来!

出国考团Study Tour